晚上7點多,濮院鎮紫金路和恒旺路交叉口的店門外,一輛藍色面包車亮起暖黃色的燈。
車頂巨型的“月光”燈,在夜色中暈染出一圈橘紅,美美地懸在夜空下。磨豆機的嗡鳴混著越來越近的引擎聲,空氣中飄散著現磨咖啡的焦香。
三三兩兩的摩托車陸續停下,車燈劃破黑暗,引擎熄火的瞬間,笑聲和招呼聲便熱絡起來。
“哈妮,老樣子,一杯冰美式!”“今天有新品?給我來個水果撈冰粉!”……
90后女孩哈妮利落地操作著咖啡機,蒸汽升騰間,熟客們已經聊開了。面包車里,咖啡機、磨豆器、小冰箱擠得滿滿當當,卻井然有序——這里是“哈妮機車咖啡”,一個藏在后備箱里的江湖。
哈妮名叫金曉婷,這輛咖啡車自今年5月試營業以來,吸引著大批摩托車愛好者前來“打卡”,成為桐鄉夜經濟中一抹獨特的亮色。
金曉婷的創業故事,像一杯手沖咖啡,帶著苦澀,也藏著回甘。她賣過男裝、做過導購,在菜市場擺過豆腐攤。兩年前,她在桐鄉一小區里開了一家咖啡館,但生意不溫不火。就在她準備放棄咖啡夢想時,朋友們勸她:“換個方式,再試一次。”
“摩友最懂摩友。”金曉婷擦拭著咖啡手柄說,她自己就是機車圈的一員,接觸機車四年來,已先后入手三輛,粉色川崎是她的最愛。她深知騎手們最渴望的,就是跋涉后能有一個放松喝口冰飲、聊聊車的地方。
轉機來自一位摩友的邀請。喜歌城市奧萊廣場主理人阮鴛蘭也是機車愛好者,她建議金曉婷把咖啡店開到喜歌直播城里,能承接夜間來消費的客流,也讓逛完街的顧客有個喝杯飲料歇歇腳的地方。
于是,金曉婷淘來一輛二手面包車,改裝成迷你咖啡店:車后備箱擺上咖啡機、小冰箱和原料,車頂裝了一盞“月光”燈,圍欄掛滿氛圍燈串,主打機車主題。就這樣,哈妮機車咖啡誕生了。
5月的第一個營業夜,她忐忑地亮起燈,沒想到短短一小時就來了十幾輛機車。如今,每晚都有幾十輛摩托車專程前來,車燈連成一片星河。
這里既是摩友們的“能量補給站”,也成了他們的社交據點。
她的飲品單很簡單,包括冰美式、拿鐵、手打檸檬茶等等,價格從13元到22元不等。
但吸引人的不僅是咖啡飲料,更是這里的氛圍。車友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有的討論機車的性能,有的分享騎行經歷,共同構成了這個露天沙龍隨意自在的氛圍感。
資深車友陳大哥是這里的常客。剛退休的他從重慶來桐鄉旅行,通過哈妮咖啡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這里懂我們要什么,是一個能聊車、不拘束的‘舒適區’。”他笑著說。
車頂的“最美月光”燈是哈妮機車咖啡的標志性打卡點。夜幕降臨時,燈光亮起,與周圍的氛圍燈串交相輝映,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拍照。抖音上,“哈妮機車咖啡”的短視頻頻頻出圈,這里逐漸成了濮院的“潮流地標”。
金曉婷的顧客不只有本地人,還有從嘉興、杭州、湖州、上海專程趕來的摩友。最熱鬧時,路邊停了五十多輛機車,甚至有車隊集體前來打卡。“現在不用導航,跟著機車聲就能找到我們。”金曉婷笑著說。
與傳統咖啡館不同,哈妮機車咖啡的營業時間從傍晚持續到深夜,就像一個小小的“咖啡夜市”。常常到了午夜12點,仍有顧客不愿離開。“夏天的夜晚,吹著自然風喝咖啡,比什么都解乏。”一位名叫“KT”的車友說。
營業至今,光顧咖啡車的,光車友就有400多人。最多一晚,做了160多杯飲品。
這里沒有精致的裝修,甚至沒有空調冷氣,卻有最純粹的自由與愜意。而這,或許正是夜經濟最打動人心的模樣。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