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八泉蠶鄉風俗體驗館內,近20位小朋友圍站在一張張古老的蠶匾前,一邊聽著講解員的介紹,一邊聚精會神地觀察著蠶匾上密密麻麻的蠶繭,眼里閃爍著好奇的光芒。一旁,一位小朋友小心翼翼地坐上木質織布機,在老師的指導下,雙腳輕輕踩動踏板,雙手配合著拉動梭子,隨著織布機“吱呀吱呀”的節奏聲,絲線交織成布,整個體驗館充滿了歡聲笑語。這是河山鎮“蠶韻匠心·桑田探源”蠶桑研學路線中的精彩一幕。
除了體驗蠶桑絲織技藝,小朋友們還來到東浜頭村雙創中心、五涇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參觀蠶桑“繪畫大系”展、進行蠶畫手工......在一幅幅蠶桑文化相關的繪畫作品,更直觀地了解蠶桑文化的深厚底蘊,了解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在一幅幅畫作中,表達對傳統蠶桑文化的敬意和熱愛。
“這是我第一次深入了解蠶桑文化,體驗了基本的織造技藝和蠶繭畫,覺得非常有趣。”12歲的趙顧說,通過這次研學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期待未來多多參加研學活動,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
在昨天的“禾風阡陌·躬耕樂享”農耕研學路線中,孩子們還走進田間地頭,通過體驗播種、插秧、收割等農事活動,感受農耕文化的厚重底蘊和農民的辛勤勞作,培養他們珍惜糧食、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讀懂一碗飯背后的科技理論與生活哲學。
今年,河山鎮聯動鎮、村、社區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激活鄉村博物館、伯鴻書屋、文化禮堂等陣地資源,創新推出了“蠶韻匠心·桑田探源”蠶桑研學路線、“禾風阡陌·躬耕樂享”農耕研學路線、“非遺傳音·匠心永續”非遺研學路線、“護苗‘童’行·安全相伴”安全教育研學路線和“紅心礪行·強國筑夢”打卡學習強國路5條研學路線,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與鄉村文化資源有機結合,創新鄉村教育模式,在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的同時,促進其全面發展。
“希望通過這種形式,探索出一條創新的鄉村教育路徑。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們的文化自信與綜合素質,為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河山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研學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想要參加的小伙伴們趕緊來看看吧!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