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油畫系列《西施醉李》 受訪者供圖
“90后”彝族畫家耍惹石主
早晨,從綠茵圍繞、犬吠雞鳴的農舍中醒來,游逛綠樹成蔭、古色古香的村莊,感受“村子就是大家庭”的生活氛圍和從土里“長”出來的文化風俗……如果讓你在這樣靜謐的鄉村生活一周,你會想留下些什么?
近日,第五屆桐鄉槜李文化節槜李藝術板塊正在火熱制作中,梧桐街道邀請到國內藝術家耍惹石主、麻進駐村創作,體驗了一周田園生活,留下了他們心中的桃園村。
“對我來說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明明是第一次來到這里,卻不覺得陌生,就像來到了世外桃源。”這是“90后”藝術家耍惹石主對桃園村的初印象。這位彝族畫家擅長在以米為單位的巨型畫布上創作,畫風以野性著稱。但他在桃園村,邂逅了江南精巧溫婉的美。
在桃園村生活的這段時間里,他與千畝槜李為鄰,用三輪車載著畫具,轆轆穿過村中的羊腸小道,與騎腳踏車的孩子、坐在屋檐下乘涼的老人閑聊,從鄉村生活中汲取靈感。“我覺得鄉村是最適合滋養藝術的地方,藝術在這里生長,鄉村可以振興藝術。”他說。
經過多日的創作,耍惹石主的巨型油畫系列《西施槜李》畫成了。畫布上鮮艷大膽的配色,描繪出西施婀娜的體態,描繪出桃園村當今的風光。槜李與西施的典故、桃園村的現實兩相融合,傳達了桃園村的生活美學。
多元立體書法裝置藝術創始人麻進來到桃園村之初,就在尋找一樣事物:名勝古跡。桃園村的槜李文化可以追溯至春秋戰國年間,但追尋起村里的古跡,卻連座上年紀的老橋、老屋都沒有。
“這也是我的靈感來源,我想在桃園村,留下一件具有‘歷史感’的作品。”他說。
他花了三四天時間,尋找“藏”在桃園村的老物件:被丟在田埂上的雕花床板、村民家里的老算盤……在搜集老物件的過程中,麻進得到了村民的大力幫助,也讓他感受到了桃園村那“鄰里即親人”的宗族觀念和淳樸生活方式。
“我創作的《槜美》,就是以這些老物件為素材,創作的多元立體裝置作品。”麻進表示。該作品將被放置在桃園村的槜李花海中,用老物件拼成的“槜美”二字會根據觀察者所在的角度而變化,近看是桃園村歷史的定格,遠觀是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除了邀請藝術家創作外,桃園村還將持續開展精改造、微提升,改善村容村貌,通過舉辦“槜美宇宙”“大地餐廳”等活動,推動槜李“破圈”,提高槜李文化的知名度,為即將到來的“槜李文化節·嘗鮮季”預熱,擦亮桐鄉槜李的金字招牌。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