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桐鄉成功獲得省級專項獎補資金412萬元,再次為城鄉風貌持續提升注入強勁動能。刷新城鄉“顏值”,桐鄉是怎樣做的?
風景可游
繪就全域共美新圖景
4月的春風輕拂,人們紛紛在“村門口”賞春光、食春鮮。
石門子愷漫畫村內,不僅迎來一支支研學隊伍,在此領略漫畫藝術的魅力,還辦起了人文鄉村攝影展,鋪陳出一幅光影交織、藝術流淌的鄉村畫卷;
河山八泉“軋蠶花”民俗會上,鑼鼓嗩吶隊、十二花神隊等民俗巡游,讓千年蠶俗煥發新顏,“春集”“春賽”“春宴”等“春”系列活動,更讓江南春意觸手可及。
橫跨石門鎮與河山鎮的“子愷故里·果菊蠶花”縣域風貌樣板區,依托漫畫文創、四季果菊、桑蠶文化等特色資源,成功打造了一個集農業觀光、農事體驗、農村休閑以及農產品購物于一體的農業觀光與慢生活文化體驗風景帶,獲評“新時代富春山居圖”樣板區。
此外,六度蟬聯美麗浙江建設工作考核優秀市的桐鄉,還擁有以水鄉特色著稱的“水鄉沃野·共享風景”,融合宋韻文化特色的“千年運河·宋韻崇福”等多個風貌樣板區,共同繪就城鄉共美的多彩畫卷。
文脈可賞
煥發城鄉特色新魅力
游過了如畫風景,桐鄉的文化資源更如繁星般璀璨奪目,為這片城鄉的“內在美”提供了堅實的底蘊與支撐。
以“宋韻文化”為魂的崇福,復原了橫街歷史街區,將“運河夜宴”“崇德雅集”等文化IP打造為“新招牌”。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搭配新潮的場景和業態,就像一場穿越時空的奇妙派對,讓游客們在街巷間感受千年宋韻的“崇福范兒”。
“時尚小鎮”濮院,則以“時尚非遺”為媒,讓“江南四大名綢”之一的濮綢織造技藝,跟現代設計來了個“夢幻聯動”,打造出“非遺時尚工坊”。其制作的新中式服裝還與中國國家話劇院合作,亮相以濮綢為主角的原創話劇《唧唧復唧唧》。
至于“賽博”水鄉烏鎮,更是將科技與文化完美融合。以“數字文脈”為核,烏鎮建起互聯網文化數字基因庫,開發“水鄉元宇宙”沉浸式體驗場景,讓游客們感受一個充滿“黑科技”的奇幻世界。
以文化鑄魂為引領,桐鄉正在推動城鄉風貌從“千篇一律”向“各美其美”蝶變,打造了一批“可閱讀、可體驗、可傳承”的特色風貌。截至目前,已累計實施風貌特色鎮建設3個,涉及項目31個,其中4個項目入選嘉興市風貌特色鎮優秀案例。
服務更優
打造優質生活新場景
10點50分,在楊家門未來社區的次級鄰里中心,社區食堂格外熱鬧。紅燒肉、油爆蝦、糖醋肉、清炒豆芽等菜品依次排開,騰騰熱氣彌漫到天花板。
一波又一波的社區居民到來,“這里味道好、價佃實惠,一葷兩素,只要12元。”隊伍前的林奶奶是食堂的“鐵桿粉絲”,有時候直接在這吃,有時候還要帶著飯盒來打包。
次級鄰里中心內,還設有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社區居民提供看病購藥、健康檢查等服務;社區未來中心還有多巴胺配色的藝術空間、創意十足的咖啡文創館、書畫大咖的作品展……滿足全齡化生活需求。
以城鄉風貌提升為契機,桐鄉將公共服務從“基礎化”推向“優質化”,構建全方位、高品質的生活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已累計新建、改擴建社區照護驛站、社區食堂等公服設施700余處,讓居民盡享“家門口”的高品質生活服務。
“接下來,桐鄉將持續深化城鄉風貌提升,加強資金監管與資源整合力度,確保獎補資金專款專用,發揮最大效益。同時,積極探索城鄉風貌提升的新模式、新路徑,推動城鄉風貌實現質的飛躍。”桐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