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他們是最熾熱、最動人的面孔。開設“高溫面孔”專欄,向每一位堅守者致敬!
桐鄉今日正式進入大暑節氣,熱浪一陣高過一陣,陽光照射下,鳳凰湖畔的“桐鄉第一高樓”振石廣場很是耀眼。這座總高190米的“城市新地標”,正在“蜘蛛俠”的手下,以每3天兩層的速度“結”成“玻璃幕墻網”。
幕墻安裝工宋春雨裝上了一大壺水,準備和工友搭乘電梯籠車——他們要在下班前完成5塊幕墻玻璃的安裝。
跟隨宋春雨的腳步,記者來到了主樓38層,距離地面150米的高度。
沒想到樓下風平浪靜,但上來后卻變了個模樣——熱辣的風直撲而來,讓人不禁有些“上頭”。
宋春雨(右一)
“今天還算天氣好,不下雨,風也不大。”見記者被吹得有點懵,宋春雨一邊說笑著,一邊和工友穿戴好安全防護用具,走到了大樓邊緣就位。不一會兒,一片玻璃單元板塊通過軌道穩穩地遞到宋春雨的手邊。
宋春雨(左一)
振石廣場主樓外立面沒有龍骨,采用單元式玻璃幕墻設計,整幢大樓由3800塊幕墻玻璃組成,每塊的重量超過了800斤。
對于宋春雨和工友們來說,吊裝和安裝不僅是個體力活,更是個精細活。一組7人,1人在樓下控制軌道,4人分別在上下層穩定,2人負責安裝,宋春雨負責的就是難度最大的安裝環節。
百米高空,只見他如履平地,和工友順著環形軌道合力將剛運輸上來的單元板塊插接在準確的位置上。
擺正、標高、擰緊螺絲不能松動……一套動作行云流水。“就有點像給大樓貼瓷磚,但精度要求更高。”宋春雨告訴記者,因為大樓是弧形建筑,所以安裝幕墻必須要保證水平、標高及垂直度一致,還要擰緊每顆螺絲釘不能有松動,每塊板塊間的縫隙誤差不能超過1.5公分,否則就會漏水透風。
20分鐘后,一塊幕墻安裝完畢。宋春雨安全帽下露出的頭發已被汗水黏住。顧不上擦拭,他甩甩頭、眨幾下眼睛,便繼續手頭的活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溫直線上升,此刻幕墻的鋁合金部分已接近50℃,很是燙手。但幕墻安裝工作仍在繼續。經過一下午的默契配合,5片幕墻玻璃經他們之手緊緊扣在主體建筑上,大樓的“新裝”又完成了一部分。
早已汗流浹背的宋春雨和工友從高空作業區回到主體建筑內,一口氣喝掉了半桶水,準備回去休息。“天熱的時候,1天4瓶水都不夠喝。項目方很貼心,藿香正氣水等防暑用品準備得很齊全。”
宋春雨(右一)
距離地面150米的高度,腳下是車流如蟻的馬路,眼前是泛著藍光的玻璃幕墻。每天,宋春雨和工友們要在這百米高空來回行走。“不怕嗎?”記者不禁發出了疑問。沒想到換來的答案是“習慣了,真怕了就低頭看看鳳凰湖。”
這位來自東北的漢子擦了擦臉上的汗珠,他說今年年初剛跟著老鄉來到桐鄉,沒想到就有機會為桐鄉第一高樓貼幕墻。
3個月時間,幕墻玻璃的完工度從6層攀升至了如今的38層。
“等大樓建好,我一定要在樓頂好好欣賞下城市美景。”望著身后閃光的玻璃幕墻,宋春雨眼中滿是自豪。這棟大樓凝聚著宋春雨和工友們的心血,他們都以能為桐鄉增添一處新地標,能為家鄉的建設作出貢獻而深感驕傲。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