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梧聲咖啡”,仿佛在說,雖然沒有聲音,但溫暖卻能像漣漪一樣,一圈圈蕩開。而它還有一個特別的身份——桐鄉首家共富助殘咖啡吧。
剛進門,你就會察覺,這里和普通咖啡吧有點“不一樣”——點單不需要說話,取餐不必叫號,聽不見“歡迎光臨”,但你會收到一個更用力的微笑。
吧臺后面,店長費震兌戴著一副大大的眼鏡,看起來特別有“書卷氣”,眼鏡大得甚至有點讓人羨慕??蛇@副眼鏡背后藏著她的“小秘密”——她從小就有視力障礙,要一直戴著遠視鏡。旁邊的咖啡師于菁,雖然聽不見聲音、也不能說話,但她的手語和微笑就像一種“無聲魔法”,讓人倍感親切。
其實像于菁一樣的聽障咖啡師,店內一共有3位,他們每天輪流上崗,像“接力賽”一樣,把溫暖傳遞給每一位顧客。這種“無聲的力量”,和費震兌的“大眼鏡”一樣,都成了這家店的獨特“招牌”。
在這里,無論是經典的卡布奇諾、香濃的香草拿鐵、清新的西柚氣泡水,還是專為“咖啡絕緣體”準備的茶飲,都是“無聲”隊伍用心調制而成。
“自己淋過雨,總想給別人撐把傘。”
從小視力不佳的費震兌,看東西總得瞇著眼,被小伙伴調侃“是不是睜眼瞎”,那會兒的她,自卑又“社恐”。
找工作時,因為視力問題,她四處碰壁,輕紡、餐飲、盲人推拿都試過,可總感覺“不對味”。直到殘聯的技能培訓項目讓她眼前一亮,她毫不猶豫地一頭扎進去,不僅學到了手藝,還拿到了各種比賽獎項,自信心瞬間“滿格”,創業的勇氣也跟著“上線”了。
在市殘聯和愛心企業的幫助下,38歲的費震兌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舞臺。今年4月初,“梧聲咖啡”開始試營業。她把一路走來的經歷和溫暖,“裝”進了每一杯咖啡里。
“我想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別人,即使有缺陷,我們也能活出自己的價值?!辟M震兌說,她希望通過這家店,不僅能為自己找到一片天地,也能為更多像她一樣的人提供支持和機會,讓他們也成為閃閃發光的“主角”。
而在這里,每賣出一杯咖啡,就等于向慈善總會助殘共富基金捐贈0.5元。這種“咖啡+公益”的模式,讓每一杯咖啡都“自帶溫度”,每一口都傳遞著善意和愛。
“雙手都豎起了大拇指?!辟M震兌永遠忘不了,剛開始營業時,來的一對聽障老年夫妻,用手語接連點贊,那是一種由衷的喜歡。
自此,這對老年夫妻成了店里的“鐵粉”,還會介紹朋友來。慢慢地,“梧聲咖啡”在聽障和視障人士的圈子里傳開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這個“溫暖的小角落”。
對他們來說,這里不僅是溫暖的“避風港”,更是大家共同的“心靈驛站”。
采訪過程中,恰好來了4位聽障人士,他們用手語點完單,選了露天的座位坐下。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暖意融融?!澳銜隹Х龋俊薄澳銇磉@里多久了?”“你很棒!”……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他們對于菁這個咖啡師,充滿了好奇和贊美。此刻,這種“無聲”的交流,卻比任何語言都來得真摯。
店內一角,鉤針杯套、草編背包等手工藝品靜靜陳列,它們都由殘障人士創作,咖啡吧免費幫他們義賣,收益全歸創作者。
“我們希望這些作品不僅能為大家帶來溫暖,也能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的才華和無限可能?!辟M震兌說。
一杯醇香的咖啡,不僅喚醒味蕾,更帶動整個城市的人文溫度?!拔嗦暱Х取币浴翱Х?公益”的新業態,為殘障人士搭建就業舞臺,同時通過手工藝品義賣,讓他們增加收入。這里不僅是喝咖啡的地方,更是傳遞溫暖、激發善意的“能量站”。
希望更多人走進“梧聲咖啡”,用一杯咖啡的力量,為這座城市增添更多“暖意”……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