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桐鄉市第二人民醫院收到了一封來自江蘇的“跨省表揚信”。這封信來自無錫市給排水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工會,他們專程點贊了桐鄉二院的醫護人員。
感謝信中這樣寫道:“這份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持續關注,讓我們倍感溫暖,也讓我們看到了你們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
時間回到4月18日。在杭州徑山古道頂部,桐鄉二院黨員活動小組正在開展紅色教育活動。“120可以上來嗎?我們有隊員身體不適!”排隊等待下山時,領隊呂佩虹聽到了一聲聲焦急的呼救。
“我們就是醫生!患者怎么樣?”聽到消息后,“黨員活動小組”瞬間變為“救援隊”,大步沖到幾十米外的患者身邊。
此時,患者因暈車引發了呼吸性堿中毒,已經坐下休息了近1小時,但四肢仍然發麻乏力、無法行動。山路曲折,專業醫護人員難以迅速抵達,患者和同事都很慌張。
首支“救援小分隊”趕到后,第一時間組織人員疏散,保持患者周邊空氣的流通,并為患者打傘降溫。外科醫生劉雪剛迅速進行了首診,測量脈搏并問詢患者感受。得知患者還沒吃中飯后,護士們立刻拿出隨身攜帶的巧克力和餅干,喂給她補充體力。
由于患者反映有心慌的癥狀,幾分鐘后,走其他路線的另一支“救援小分隊”到達,內科醫生李丹丹再次摸脈看診。山頂醫療設施匱乏,護士張雋當機立斷,將自己的智能手表套在患者手臂上,測量心率、體溫,輔助醫生進行初步診斷。
桐鄉二院醫護人員的迅速反應,給患者及其同事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在醫護人員的耐心安撫下,患者調整呼吸、補充體力,緊張和恐懼的情緒也慢慢緩解,情況一點點好轉。
得知120救護車稍后會到達,醫護人員才離開,但這份關懷仍在延續。臨走前,呂佩虹與患者同事互留了聯系方式。傍晚,她通過微信回訪,詢問了患者的治療情況,得知患者平安無事,她才真正放下心來。
面對對方的真誠感謝,呂佩虹淡然回應:“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也是出于醫護人員的本能反應,聽到救護就會沖上去。”而這,也是參與救援的十余位醫護人員共同的心聲。
即使沒有身披白大褂
他們依然是守護生命的“勇士”
為桐鄉二院的醫護人員們點贊!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