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如果能來一支棒冰降降溫,那簡直舒服極了。最近,濮院鎮的不少市民就嘗到了濮院鎮梅涇社區自制的一種特殊棒冰——“反詐”棒冰。目前總共有兩個口味,分別是古早味白糖棒冰和清涼解暑綠豆棒冰。
在一個月前,梅涇社區的工作人員思考如何創新反詐宣傳的形式,受到炎熱天氣的啟發,工作人員想到了夏日里最受大家歡迎的棒冰。“因為最近天氣很熱,我們想著如果能把反詐宣傳和棒冰結合起來,應該會有好的效果。”社區工作人員賈呂麗告訴記者。
說干就干,賈呂麗和同事們一起網購挑選了多款棒冰模具,按照網上教程做了綠豆棒冰和白糖棒冰。在棒冰的包裝紙上,賈呂麗特地定制了卡通圖案、反詐標語和含有詐騙案例的二維碼。“我們做了8款不同的外包裝貼紙,涵蓋了常見的8種詐騙形式介紹。拿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會跳出一些詐騙案例,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反詐知識。”
“你好,這是我們社區自制的反詐棒冰,包裝紙上有二維碼,可以掃描觀看反詐視頻……”制作好“反詐”棒冰后,賈呂麗和同事們就帶著棒冰來到了濮院市民中心,分發給前來這里辦事的市民,并宣傳反詐知識。
“這支白糖味的棒冰味道很不錯,讓我想起了老底子那種棒冰的味道,上面的反詐知識也很全面,可以邊吃邊學。”市民王修印說。
市民管辰斐選擇了一支綠豆味的棒冰,一邊吃一邊認真看起了包裝紙上的反詐標語。“這個反詐標語很有意思,形式很新穎,比起普通的宣傳單,印象會更深刻,記得更牢。”
記者了解到,目前梅涇社區已經制作了四五批大約200多支“反詐”棒冰,接下來會繼續制作棒冰,加強反詐宣傳力度。“希望可以通過‘反詐’棒冰這種形式,讓大家更深入了解反詐知識,提高警惕性,避免上當受騙!”賈呂麗表示。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