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里莫名其妙多出幾萬元錢,你會怎么做?近日,家住崇福鎮的施女士接到一通電話,對方在電話里稱,“您的校園貸需要注銷,否則會影響征信。”起初,施女士還心存疑惑,但看到對方發來的各類文件資料,單純的她很快就相信了對方的說辭,開始逐步按照對方的“指導”操作了起來。
正在這時,施女士的手機跳出了一條短信,“您的銀行卡轉入30000元......”面對這憑空出現的3萬元,施女士慌了神,忙詢問對方怎么辦,對方以引導的語氣告訴施女士,這筆錢只是沖一下流水,把錢轉到他的銀行卡里,施女士的校園貸賬號就能注銷了。
聽完這話,施女士開始產生疑惑,“這怎么這么像上次楊警官講的詐騙套路。”原來,施女士是一名醫務工作人員,以前聽過社區民警楊雨桐的反詐宣傳,平時上下班也能聽到路口的反詐宣傳喇叭里的提醒,“轉賬之前打我電話,你若被騙,我來買單”耳熟能詳的反詐口號讓施女士心中一驚,她撥通了崇福派出所的報警電話。
崇福派出所的工作人員聽完施女士的陳述后告訴她,這是典型的冒充客服進行校園貸注銷詐騙,千萬不要轉賬。聽完工作人員的話,施女士舒了一口氣,慶幸自己沒有按騙子說的進行操作。但卡里多出的3萬元怎么辦呢?施女士匆匆趕到派出所,值班民警仔細查看聊天記錄,發現施女士多出來的3萬元就是從支付寶的借唄里面貸出來的,只要把錢再還進去就行了。
“市民遭遇詐騙,能第一時間想到我們,說明我們的宣傳是有意義、有效果的。”崇福派出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據悉,為有效遏制轄區詐騙案件發生,最大限度避免人民群眾財產遭受損失,崇福鎮多措并舉不斷推進反詐宣傳工作,通過開展政法隊伍大比武暨包片聯網格反詐比武、反詐課堂進校園入企業活動,在路口安裝反詐小喇叭等,不斷筑牢群眾反詐騙意識,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的防范意識和水平。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錢江晚報今日桐鄉”、“嘉興日報桐鄉新聞”、“桐鄉電臺”、“桐鄉電視臺”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8 市府網: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