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即甲魚燉雞。記者 沈澤瓴/攝
還記得電視劇《繁花》里讓皮草小王子魏總在黃河路一夜成名的“霸王別姬”嗎?
霸王別姬,即甲魚燉雞。一鱉一雞,同屬鮮物,兩者同燉,自然鮮上加鮮。但甲魚的鮮味江湖可從來不止于此,在淡水漁業發達的桐鄉,還存在著一種更為絕妙的吃法。
驚蟄之后,江南大地回暖,休眠了整整一個冬季的中華鱉,開始逐漸蘇醒。他們從潛伏著的泥潭里探出腦袋,四處尋找魚蝦、昆蟲等食物的身影。
菜花甲魚,桐鄉一帶對三四月間剛剛結束冬眠期的甲魚的稱呼。在這里,菜花并非指代食材,而全然是時節意義上的象征。此時,大地回春,正是油菜花開。
不時不食的江南人,在四季三餐的食材選擇上遵循一套因循自然的體系,要順應時令、講究季節,就好比螺螄是一定要吃清明螺,甲魚自然要吃菜花甲魚。
人與自然的偶遇創造了令人驚艷的美味,它們隨著四季的腳步,在我們的餐桌上輪番登場。這些關于美味形成的秘密,也在一代代人的口口相傳中,發展成一套嚴密復雜的飲食體系,最終影響了江南人的飲食習慣。
油菜花開時節的甲魚,因為經歷了一整個冬季的消耗,正是脂肪最少、肉質最為緊實時。加上剛剛蘇醒,胃口尚未大開,滋味正是鮮美。古人云:“肉不如蔬,能居肉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鮮。”
作為桐鄉水產中的“原住民”,甲魚曾大量分布于本地的河湖池塘中,與鱔魚、河蟹一同,為昔日的清貧歲月帶來了豐盛的鮮味體驗。后來,隨著野生資源減少,甲魚一度在餐桌上銷聲匿跡,只留下一套隱秘的賞“鮮”秘籍,在桐鄉的美食江湖中翻涌至今。
桐鄉人吃甲魚,首先講求一個“鮮”字,而原汁原味的清蒸法最能保留鮮味。處理完的甲魚,斬成小塊后冷水下鍋放蔥姜料酒焯水。甲魚這類的無鱗水族,因腥味加倍,更須加意烹飪。待腥味散去,撈出洗凈后入盤備用,切上若干火腿蔥姜,去腥增香。最后將甲魚殼重新覆蓋其上,撈上一塊豬油,即可上鍋開蒸。
記憶中的清蒸甲魚,總在年節酒席上出現,作為壓軸“硬菜”,在萬眾期盼中隆重登場。亮晶晶的裙邊,一吮即化;Q彈的甲魚肉,兼具魚肉的鮮美和雞肉的彈嫩,滋味濃郁,回味悠長。
時代更迭讓甲魚在桐鄉發展出更多的吃法,生炒、紅燒、醬爆、湯煨……而更直接的原因是,隨著人工的介入,甲魚在蕩漾密布的桐鄉西部逐漸安家,白蕩漾的水,滋養出一批以“海北圩”為代表的本地生態甲魚品牌。
如今,走在桐鄉街頭巷尾,各色飲食店閃爍的招牌上不乏甲魚的身影。特色甲魚煲小河鮮、阿秋甲魚煲、特色辣甲魚……甚至,在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地方,也能發現甲魚的身影。
利華煲店,桐鄉人心中的老牌煲店。翻看煲店的菜單,咸鮮的甲魚煲躍入眼中。民合土菜館,老板隔三差五就在朋友圈里吆喝自己的“霸王別姬”。離開節慶酒席的甲魚,正逐漸走上桐鄉人的尋常餐桌。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