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水鄉,吃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桐鄉,地勢平坦、河網密布,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魚,更是桐鄉人飯桌上常見的美食。
桐鄉人為什么愛吃魚?為什么桐鄉有那么多魚館?或許每個桐鄉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01
草魚、鯽魚、鯉魚、鱔魚是桐鄉河道中常見的魚類,在一個個稀松平常的日子里,這一尾尾魚,隨波逐流,游進河湖民間;鮮香的魚味,隨繚繞煙火,落進桐鄉萬家燈火。
清蒸、紅燒、油炸、做湯……關于做魚,每個桐鄉人都有自己的“獨門秘籍”。
而在漫長的營生中,桐鄉人也在吃魚這件事上,將想象力發揮到了極致。
千禧年間,當來自山城重慶的酸菜魚以火辣的口感席卷桐鄉時,一個叫做黃根新的桐鄉人正在他打工的飯店倒騰新菜品。這個新菜品就是最初的桐鄉黑魚煲。
“其實也就是參照酸菜魚的形式,將黑魚片與酸菜混合,再加入豆腐干等輔料。”黃根新說,一開始煲里就只放酸菜和豆腐干,后來才有了雞腳、蝦等食材。
令黃根新沒想到的是,黑魚煲就這樣火了。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銷量就超過了酸菜魚,成為了飯店新的扛把子。
有多火呢?“一天可以賣出四五十份,反正從上班開始就一刻不停地處理黑魚。”黃根新回憶道。
黑魚煲的“出圈”,也讓黃根新有了重拾夢想的底氣。2003年,他在市區新世紀公園東面盤下了兩間店面,至此,“園東黑魚煲”開啟了它在桐鄉美食江湖中的開掛之旅。
在桐鄉,與黑魚煲同屬一江湖派別的,還有番茄黑魚煲。而說到它,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創始人——利華煲店老板魏安慶。
番茄與魚的搭配,來自哪呢?
魏安慶介紹道:“不管是酸菜魚還是普通的桐鄉煲,配料中一定少不了酸菜的影子。而酸菜屬于腌制品,長期食用不利于健康,能否用其他食材代替酸菜?”
于是,他開始尋找各種自帶酸性的食材,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了被稱為“菜中之果”的番茄上。
最終,這道自帶“酸氣”的美食,一經推出就受到了食客的大力推崇,2015年,這道菜還登上了桐鄉十大特色菜的榜單。
#02
在面食澆頭上內卷出一個宇宙的桐鄉人,當然不會讓魚和面就這么擦肩而過。
鱔絲面、鱔片面、爆魚面、黃魚面、黑魚面、魚頭面……結合不同的食材,給你意想不到的搭配。
就拿桐鄉常見的鱔魚來說,鱔魚不像魚,倒像蛇,腦袋尖尖,通體黃褐色澤,帶暗黑斑點。沒有鱗片的它,體表由一層油亮光滑的粘液保護。
但愛吃的桐鄉人,對食物從不遵循外貌協會的原則。
素油炸、葷油炒、麻油澆,豪橫的鱔段、鱔絲和自帶清香的韭菜、咸菜,共同浸潤在一碗湯汁里。饒是平時再挑食的桐鄉人,也能在一份鱔魚面里,實現味覺的大一統。
位于市區興安路的斌斌面館,是桐鄉干挑面的鼻祖。老板孫斌師出阿能,自創的咸菜鱔片爆魚面可謂享譽桐鄉。
咸菜加糖煸炒提鮮,再放入焙熟的芝麻、一小撮碧綠的韭菜和事先炸過的鱔段,快速顛炒幾下,瞬間香氣撲鼻。沒有醬汁,僅靠炒鍋里少量的油拌和澆頭與細面,使兩者味道完美融合……
在處理鱔魚時,生命力極強的黃鱔,在下鍋后仍然生猛地在油鍋中癲狂地扭曲。有人笑它“傻”,因為明知自己即將赴死仍奮力掙扎,但喝到幾分醉意的桐鄉人,何嘗不是在笑自己年幼時,那份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憨勁。
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
#03
桐鄉,是一座包容開放的城市。
在清淡爽口的江浙菜皮囊下,桐鄉人對于吃,有著海納百川的胸懷。這份胸懷,在魚館上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阿兵肥腸魚,一個陌生又熟悉的店名,阿兵小四川的前身。
老板趙紅兵總能敏銳地察覺到桐鄉人味蕾的變化,在小龍蝦還未火起來的時候,他放棄小炒,做起了獨一份的“十八香小龍蝦”。而后轉身歸來,又認真搗鼓起了這鍋“肥腸魚”。
有時候難的不是繼續,而是放下。
為啥選擇開肥腸魚店呢?趙紅兵是考察過市場的,其一,肥腸魚在桐鄉還很少人做;其二,小龍蝦做的人太多了,吃的人少了。理由簡單直白,就如老板的性子,直爽大方。
同樣火辣的魚味還有興安路上的何記小平魚蝦館,它以“辣”出圈,但它的辣,又是衢州風味的辣,而食材則是來自老板何小平老家的鄉野山貨。
從開化遠道而來的清水魚、小溪魚、青螄……在桐鄉,又有了另一種生猛且具煙火氣的表達。
#04
辛棄疾的“休說鱸魚堪膾”,張翰的“莼鱸之思”,都是文人的鄉愁。可生長在江南鄉下小橋流水中的魚兒,未嘗沒有野性的浪漫。
它游進桐鄉人的土碗中,也游進了每個桐鄉人的心中。
相比美味,魚,更是家鄉的寄托;魚館,更是家鄉的牽掛。
怎會不愛?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