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董忠偉,是一位去年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也是河山鎮本地人。園藝技術專業畢業的他,在去年大學畢業后就回到了家鄉,扎根田間地頭,從事種植、育苗、防蟲害等工作。
“現在村里的蔬菜大棚建得越來越好,各種硬件設施也很不錯。”董忠偉笑著說,“青年入鄉實踐站還會為我們提供到寧波、平湖、嘉興等地參加培訓的機會,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然后把科學的種植方法教給村里的農戶。”
“目前還在學習階段,”他補充道,“但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努力,這片土地一定會越來越好。”他的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期待。
如今,廟頭村的蔬菜大棚內“含青量”越來越高。村莊正以“田園風情濃郁的樂業型未來鄉村”為定位,精心打造“蔬菜+文化+旅游”特色產業模式。在這個充滿活力的發展藍圖中,青年人才無疑是那顆不可或缺的“寶藏明珠”。
為了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入鄉村懷抱,廟頭村建立起“青年入鄉實踐站點”。 結合廟頭村蔬菜基地、田園共富綜合體等,站點提供農業技術、電商運營、文化宣傳等多元化崗位,并組織農業專家、企業技術人員定期提供技術指導,實現青年與鄉村產業的深度融合。
此外,實踐站點還提供就業指導與創業孵化服務。不僅為入鄉青年提供職業規劃、簡歷優化、面試技巧等服務,還為有創業意愿的青年開展創業孵化支持,包括創業培訓、項目對接、資金扶持等,幫助他們在鄉村實現創業夢想。
除了畢業返鄉的青年人才,這個夏天,還有6名在校大學生,正在村里的實踐崗位上,協助農產品電商平臺運營,開展品牌推廣、客戶服務等工作。
“廟頭村‘青年入鄉實踐站點’的建立,是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的生動實踐。”廟頭村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為入鄉青年做好全程化、一站式服務,實現青年與農戶的資源共享、協同發展,幫助青年在鄉村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激活鄉村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