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伊始,紅楊科普志愿服務隊的孫老師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和不同酸堿度的液體樣品,為小朋友們揭開了酸與堿的神秘面紗,并生動講解了如何使用PH試紙檢測物質的酸堿性。
動手環節瞬間點燃了孩子們的熱情。孫老師為每位“小小實驗員”分發了紫甘藍葉片和小塑料杯。孩子們興奮地將葉片撕碎、用力擠壓,提取出紫色的汁液。接著,大家依次向自己的紫甘藍汁中滴入不同試劑。神奇的變化隨即上演:原本深紫色的液體在滴入試劑后,竟魔術般變幻出繽紛色彩!“哇,我的變綠了!”“看,我的變紅了!”教室里驚嘆聲此起彼伏,孩子們親眼見證了酸堿反應帶來的奇妙色彩魔法。
精彩的“魔術”還在繼續。孫老師展示了一杯深紫色的高錳酸鉀溶液,提醒大家:“注意看,別眨眼!”只見他輕輕晃動溶液,加入維生素C片——瞬間,深紫色褪去,溶液變得清澈透明!這神奇的“褪色術”再次引發一片驚呼。孫老師隨即揭秘:這是高錳酸鉀被維生素C還原的結果。
探索的腳步并未停止。為了比較不同蔬果的維生素C含量,孫老師又帶領大家用小番茄和大白菜汁進行實驗。將兩種蔬菜汁分別滴入高錳酸鉀溶液后,孩子們觀察到:小番茄汁讓溶液褪色的速度明顯快于大白菜汁。面對“它怎么變黃了?”的疑問,一旁的科普志愿者耐心解釋:“小番茄本身含有色素,但褪色快說明它的維生素C含量更高。”最終,實驗得出結論:在此次對比中,小番茄的維生素C含量高于大白菜。
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神奇變色龍”實驗課是楊家門社區的“‘楊’光計劃”——“科普+”青少年科學素養提升項目。活動通過寓教于樂的實踐形式,讓孩子們在親手操作中學習科學原理,感受科學魅力。未來,社區將持續依托該項目,為轄區居民,特別是青少年,策劃推出更多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優質科普活動,助力青少年科學素養不斷提升。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