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學科教學,對王鐵明來說,這樣的事并不難。這學期,桐星學校組建了樂隊,從簡單的樂理啟蒙,王鐵明準備利用一年時間傳授音樂知識,力求一年后登上學校的草坪音樂節。
說起“反串”,王鐵明很有感觸。今年5月,在桐星學校的草坪上,一場備受期待的音樂盛宴——“聲動桐星,魅力傳媒”草坪音樂節在這里啟幕。
演出現場,氣氛熱烈得如同燃燒的火焰,王鐵明所在的樂隊Another登場,激昂的電吉他旋律與強勁的鼓點相互交織,瞬間點燃了全場的熱情。很多學生很是激動:“還是第一次看到王老師上臺演出,沒想到這么颯,這么好聽。”
王鐵明可不是“一般”的老師。這幾年,他帶著學生仿寫詩詞、創作歌詞片段,吟唱古詩詞、拍MV,做了許多的事情。
所有事情的背后,無非是熱愛兩個字。故事的起源還得回到王鐵明上初中時,他在桐星學校遇到了語文老師李代波。“李老師有一把吉他,在那個年代,對我而言這是‘寶貝’,遙不可及,但李老師很慷慨,會借給我吉他,還教我彈。”20多年過去了,王鐵明一直心存感激。
“高中時,我表哥把他的舊吉他送給我,如獲珍寶。”王鐵明舍不得花零花錢,籌錢郵購吉他書,哪怕等上一個月,也是興奮不已。
2000年,王鐵明上大學,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但有吉他選修課,他沒有絲毫猶豫,一頭扎進了吉他的世界。至此,對吉他的喜歡達到極致,他和大學校友組樂隊,玩音樂、參加演出,在校園里總能看到他們背著樂器的身影。
4年后,王鐵明大學畢業,回到自己的母校,成了一名語文老師。吉他就像他的好友。工作后的他依舊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組建了樂隊,排練、學樂器,參加大大小小的演出,音樂點亮了他的生活。
做語文老師做得有經驗了,王鐵明也在思考如何將自己喜歡的音樂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央視的《經典詠流傳》節目給了王鐵明靈感,為何不把詩歌唱出來?就這樣,王鐵明一邊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一邊給古詩詞配上音樂,慢慢地將這些優美的詩詞唱出來,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寫不了一首完整的詩詞,就從寫片段開始,從中找尋出優美的、感人的文字……”之后,王鐵明又帶著學生們仿寫詩詞,就這樣,學生們成了“小詩人”“小詞人”,樂此不疲。
4年前的父親節前夕,王鐵明和學生們一起創作了一首歌曲《十四歲》,作為獻給爸爸們的節日禮物。
“其實,爸爸在孩子們的眼里是多元化的。”王鐵明表示,在日常教學中,他發現大部分學生在進行親情類作文訓練時,總能在字里行間體現出他們對父母真摯的愛,但由于家庭氛圍、性格等因素,孩子們在面對父母時,話到嘴邊又不敢說出來。
“于是,我們把這種情感寫出來,把歌詞唱出來,家長們很感動,學生們也是成就感滿滿。”這次美好經歷,堅定了王鐵明的想法:多創作歌曲。
今年4月,在王鐵明的幫助下,九年級學生王碩創作的歌曲《又是春暖花開時》,不僅被唱了出來,還被拍成了視頻。鏡頭里,2名學生用稚嫩童聲唱響為詩人海子創作的歌,純粹的歌聲,傳遞出最質樸的美好,并且把這首歌唱到了海子家鄉。
“語文與音樂學科的跨學科交融,可以說結合得非常融洽。”王鐵明坦言,他很期待明年的草坪音樂節,學校的樂隊能登上舞臺,展示他們的風采。
這幾年,桐鄉推進集團化辦學、構建教育共同體,給了王鐵明更多的思考。他設想,未來除跨學科教學之外,也可以跨學校交流,邀請更多學校的學生參與創作,把對音樂的喜歡融入到語文教學中。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