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桐鄉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消毒供應中心,47歲的丁海燕每天要在這個工作間里,與135℃的高溫滅菌爐展開長達8小時的“拉鋸戰”。600多天來,經丁海燕之手滅菌的器械超過15萬件,始終保持零差錯。
“咔噠——”滅菌爐艙門打開,一股灼人的熱浪撲面而來。但丁海燕連眼睛都沒眨一下,雙手抓住車把,身子一沉,300多斤的滅菌車就被穩穩地拖了出來。
“當初選她當滅菌員,就是看中了她這身板。”手麻供一體科副護士長金潔蓮邊說邊比劃,“滅菌員這活特別累,每天推拉300多斤的滅菌車十幾趟,還要跟100多℃的高溫打交道。”
此時,丁海燕的工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緊貼在皮膚上形成深色的水痕。她正全神貫注地檢查每一個器械包,利落地翻看包裝,同時熟練地掃描追溯條碼。
科室里的同事都打趣說,丁海燕干活時的架勢,活像個“女版大力水手”。但她知道,這份工作需要的不只是力氣,更需要對每個細節的精準把控。
完成高溫滅菌后,丁海燕還要進行雙重檢查,快速查看器械包外化學指示物變色情況,同時檢查化學測試包是否合格。如果有植入物,還需要進行生物監測,確保滅菌效果百分百達標。
“濕包很危險,水分可能導致滅菌失敗。”說到這里,丁海燕神情嚴肅起來。“從清洗、打包到滅菌,整套流程重來一遍,至少要兩個鐘頭。但寧可多折騰幾回,也絕不能讓一件不合格的器械進手術室。”她語氣堅定。
“有次快下班時,海燕在檢查最后一車滅菌包時發現了濕包,她二話不說就重新處理,還挨個給手術室打電話確認第二天的備用包情況。”金潔蓮眼里滿是敬佩,“第二天她又早早到崗,就為了及時處理那批返工器械。”
最考驗耐力的是下午兩點到四點。這個時段手術室器械回收最集中,滅菌爐幾乎不停機。丁海燕不僅要馬不停蹄地處理這些器械,還得在高溫環境中一絲不茍地完成各項監測工作。
這時,丁海燕那一頭利落的短發就顯得格外實用。“短發好打理,干活利索。”她笑著說。話音剛落,滅菌完成的提示音響起,她立即轉身握住車把,手臂肌肉繃出清晰的線條。
兩年前,丁海燕還是一名臨床護士。幾十年的臨床工作經歷,讓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滅菌工作的重要性。正是這份經歷,讓她對現在的崗位格外敬畏。
那些被135℃蒸汽洗禮過的手術器械,最終都變成了手術臺上救死扶傷的“利器”。她就像個隱形的守護者,用汗水和堅持,為每一臺手術保駕護航。
在桐鄉一院,像丁海燕這樣的“高溫戰士”還有20多位。他們用每年處理百萬件器械的精準操作,在135℃的“烤”驗中,筑起了醫療安全最堅實的防線。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