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峰
嘉禾大地,有鳳來儀。桐鄉,古有梧桐遍地,引得鳳凰來棲。橫穿桐鄉的運河水流淌千年,滋養了一代又一代菊鄉兒女。運河流過的地方,有地名喚梅涇,自南宋駙馬建宅而興,后有武穆王后裔遷居于此,子孫繁衍,人才輩出。千年梅花香十里,岳氏自武穆王后,南宋德祐年間,三子岳霖后裔隱居梅涇。至明代萬歷年間,岳氏三兄弟蟾宮折桂,入仕為官且政績頗豐,清代詩人沈濤贊曰:“珠樹連枝三及第,榜花開到岳家村”。千年家族在這里生根發芽,從古自今,枝繁葉茂,時光的漫長洗禮,將祖輩骨子里的正直與清明澆灌到子子孫孫的血脈之中,一脈相承,生生不息。
史載,這是萬歷四十年的故事。
武穆王之后,岳和聲出任廣西慶遠知府,到任不久,便有下屬州縣官員循例攜厚禮拜訪,和聲公不僅嚴詞厲拒,還立下各地官員需遵紀守法不得徇私舞弊的規矩,肅清當地官場的不正之風,在地方傳為美談。當時,廣西為西南邊陲,原本是土司土官管轄當地百姓。漢官初至,當地土司多有不服,加上邊民多亂,當地社會動蕩,百姓不能安居樂業。主政石梁期間,他恩威并施,撫土司、施漢法、重教育、穩民心,使得西南一方邊民安定,生活漸佳,岳和聲在任期間,廉潔自律,為民謀福,真正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親聞,故事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
武穆王第三子岳霖有一支后裔居住在桐鄉東部的濮院鎮,毗鄰秀洲。千百年時光,子孫繁衍,至今已有三十余世,已故的百歲書畫名家岳石塵老先生便是其后裔。岳老所定的家風,就是秉承先祖遺志,忠孝傳家,丹心報國。他一生醉心丹青,筆耕不輟。作為當時嘉興地區為數不多的浙江文史館員,當時省有關部門曾想過贈予岳老省城一套房產,但是岳老以安居家鄉不愿挪動為由婉言謝絕了。就這樣,武穆王二十八世孫、著名書畫家、百歲老人岳石塵老先生在小鎮的百年老屋內,飲粗茶,食淡飯,平靜地度過了102個春秋,寫至此處,只想起唯有孔圣人的話: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唯有此句,也唯有此句,方是對老先生一生樸素,清廉傳家的最好評價。
眼見,故事發生在兩年前。
岳功立,武穆王二十九世孫、岳石塵老先生長子,在一次書畫活動中,經老師引薦,我得以結識岳功立老師。初見岳老師,只覺得這位老先生十分謙恭有禮,對我們這些晚輩也十分熱情。有個細節我一直記憶猶新,那天是一場官方組織的書畫活動,到場的人很多,請來的老師們在好多張桌子拼起來的大長桌上創作。在作畫中,剪裁下來的宣紙被工作人員隨意放置在地上角落里。此時,岳老師走過去慢慢蹲下來,似乎是要找以一張合適的紙作畫?畢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人了,蹲著撿紙唯恐不便,我就過去想幫他一下,誰知走近才發現,老先生正蹲在那把橫七豎八堆放的宣紙一張張整理好,疊整齊,看到我過來,便笑著遞給我,口中說道:“還好用、還好用,公家的紙,不好浪費。”
一口氣寫了三個故事,有書上的,有聽聞的,有眼見的,岳氏一門,出自武穆王后,得傳武穆遺風,清廉傳家,有口皆碑。梅涇河畔,暗香浮動已有千年,細嚼梅花肺腑香,我想,這世代相傳的好家風,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也是對民族英雄“精忠報國”精神的最好傳承!
○徐林峰 供職于桐鄉市傳媒中心。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