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李女士(化名)的女兒就是如此。暑假初期還能按規劃高質量完成作業,沒過幾天便沒了動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成常態。李女士試過列清單、搞積分獎勵,卻只換來孩子的敷衍——字跡潦草、磨磨蹭蹭,催緊了還會鬧情緒。
李女士把女兒的事吐槽給同事王女士,不想,她家的孩子情況也相似。孩子不僅作業拖沓,還總偷偷玩電子產品,王女士氣不打一處來,索性收走所有設備,只留周末給孩子放松,可孩子的學習狀態依舊不佳。家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情緒一上來就容易發火,小事也能引發沖突。
桐鄉市家庭教育指導講師、桐鄉市春暉小學老師強賽平認為,家長的焦慮可能來源于“暑假彎道超車”的期待,但首先要接納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先穩住自己的情緒。
具體可以這樣做:
調整視角,不緊盯作業,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時肯定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被認可、被尊重,他才更有動力、更有能量去應對需要做的事情。
家長可分享自己的工作經歷、奮斗故事,用自身努力潛移默化影響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理解堅持與付出的意義,從而反哺到孩子的學習上,讓他們也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
維護好親子關系,這是有效溝通的前提。關系融洽了,孩子才愿意聽建議;反之,則易引發對抗,陷入問題循環。
“糾結于作業時,不妨跳出眼前的局限,把主動權交給孩子,或許會有意外收獲。”強賽平說。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